日本是中國鄉建者最愿意去的國家,日本的鄉建到底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
2019年國慶假期,成都人彭戈帶上自己的兒子,來到80公里外的蒲江縣箭塔村、藕塘村住了三天。這并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鄉村旅游,但能遠離喧囂親近自然,讓父子兩人很開心。其中一次經歷,是他帶著兒子坐上一個巨大的木盆,向村里的水塘中央劃去——過去,它是協助莊稼人種植水稻的農業工具,如今卻是村中的“網紅”旅游產品。
此外,田間地頭的農作物,友善好客的村民,都讓彭戈在城市長大的兒子感到新鮮。在箭塔村的鄉建主導者伍茂源看來,這背后展現的是鄉村振興的一種探索:鄉村提供城市居民需要的產品,后者通過鄉村消費,推動村民增收。
“這看似簡單的邏輯關系,卻需要漫長的時間與精力去營造和梳理?!蔽槊凑f。大部分鄉村建設者抱著美好的愿望前來,卻發現困難重重,鄉村振興不是實現個體的振興,而是整體的發展,因此如何讓村民建立符合現代商業體系的協作關系是關鍵。
為了能夠更好地建設好這座有著千年文化積淀的鄉村,他先后兩次去日本考察當地的鄉村民宿和社區營造。
10月11日,新華社消息稱,預計到今年底,全國95%左右現行標準的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因此,在今后一段時間,鄉村振興將接過扶貧的接力棒,繼續推動農村發展。在鄉村振興的五個目標中,包含了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個部分,如何更加有效地實現這些目標?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鄉村建設者開始走出國門,到國外去學習鄉村建設的經驗。其中,日本是中國鄉建者最愿意去的國家,日本的鄉建到底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
01、藝術展給凋敝海島帶來生機
2019年8月,鄉村文化建設觀察者、長纓文化創始人劉彥君跟隨日本著名的策展人北川富朗,在“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期間,完成了一次“跳島”之旅。
“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自2010年創辦,每三年一屆,號召全球眾多知名的藝術家,以瀨戶內各個海島為創造背景,進行藝術創作,同時舉辦各種藝術、劇團、樂團活動,以及展示當地傳統技藝、祭典等。
參觀者們如果要參觀所有的藝術作品,需要從一個海島乘船至另一個海島。這種在海島間不斷周轉的過程,被稱為“跳島”。由于有全球大量的藝術家站臺,以及有“跳島”這樣新鮮的參與方式,因此每屆藝術祭期間,這些海島都能吸引數以百萬計的游客“打卡”。
作為鄉村文化建設觀察者,劉彥君所感興趣的不僅在于諸如草間彌生、安藤忠雄、西澤立衛等藝術大師的作品,同時也在于觀察這些海島,通過這樣的藝術展覽能夠獲得怎樣的改變。
“與中國的很多鄉村一樣,瀨戶內海中的眾多海島,也面臨著環境污染、人口減少與年齡結構老齡化等現象?!眲┚f,“我們能否效仿這樣的活動,以文藝介入的方式幫助鄉村振興,是我觀察的重點?!睆臍v史背景觀察,中國的鄉建者到日本參觀考察,也與當地無論是農業結構、文化歷史等均與中國相似有關。
1961年,日本開始實施《農業基本法》,圍繞解決城鄉發展不均衡這一問題,統籌各方訴求,采取了完善相關立法、體制機制和政策工具,以及擴寬農民增收渠道、改善鄉村生活環境和提升鄉村福祉水平等措施,形成了符合日本農業生產結構特點的鄉村振興政策體系。
在同一時期,日本開展了“造村運動”,其目的是改善農村的人居環境,增加農業人口。主要的做法是通過對于鄉鎮資源的綜合化、多目標和高效益開發,創造鄉鎮獨特的魅力和優勢。
劉彥君認為,正是通過這一時期的建設,使得日本農村的交通基建逐漸完善,并由此形成了如今日本農村普遍存在的“干凈整齊”的鄉村風貌。
上世紀末期,日本農村出現農村人口老齡化和農產品自給率下降等問題。因此在1999年,日本又頒布了新的農業基本法《食物、農業、農村基本法》,“鄉村振興”成為其中重要戰略之一。其中包括每五年制定一次的農村發展規劃,以及成立鄉村振興專門機構等。
劉彥君認為,雖然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但就農村發展而言,卻是中日兩國均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尤其是在中日兩國的農業經營結構和文化背景都相近相似的情況下,日本的經驗對于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的鄉村振興戰略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總的來看,日本推動鄉村振興的實踐呈現出經濟學、社會學和生態學三種不同視角?!眲┚硎?,“經濟學視角關注提升農林牧漁產業生產效率,社會學視角注重提升鄉村社會福祉,生態學視角則重視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彼硎?,藝術祭期間,隨著上百萬人次涌入島嶼,島上的人們重新對自己世代居住的土地所擁有的魅力感到自豪與自信。
此外,隨著近年來藝術祭影響力的不斷提高,移居到島上的人數增加,原來已經關閉的學校重新開校授課。更為重要的是,藝術家的創造并沒有脫離海島本身,亦未與島上居民割裂。
“很多同類型的展覽,僅僅是借了鄉村的一塊場地,并沒有和這里的人、土地、建筑產生關系?!眲┚f,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卻提倡藝術家們與島上居民同吃同住,就地取材創造作品,如作品中有的用舊船板、舊推車改造而成,甚至有藝術家將海底的垃圾打撈上來,改造成一個發聲裝置用來號召保護海洋環境,從而使得這些作品與海島本身的文化緊密結合在了一起。
02、資金有限如何完成鄉村振興
比劉彥君等鄉建者更早去觀察日本鄉村建設方式的,是碧山工銷社創始人、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左靖。近年來,他先后十余次去日本各個鄉村考察。
“我2012年去了越后妻有考察,最讓我難忘?!弊缶笇?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記得當時是北川富朗開著車,載著我們連夜繞著山路,趕到他的營地,來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在那里工作。那是我第一次去看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祭,看完我告訴自己,這就是我想要的?!?/p>
三年一度的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祭始于2000 年,為世界最大型的國際戶外藝術節。而與瀨戶內海洋藝術祭一樣,皆出自于北川富朗之手,通過以日本農村為創作舞臺,世界眾多知名藝術家以山川田野為背景,去創作和展現鄉村文化的承傳與發展。與鐘情于參加藝術祭的鄉建者不同,伍茂源在2016年和2019年去了兩次日本,第一次主題是去考察日本民宿和農村產業的運作,第二次是去考察鄉村營造和社區治理。
“日本作為海島國家,資源相對匱乏,所以很強調資本整合的效率和成本節約的意識?!蔽槊磳?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這一點比較契合當前中國大部分農村發展的現狀,中國農村的村級財政經費有限,需要在有限的資金背景下,節約化完成鄉村振興工作。而關鍵的基礎,就是社區營造,即教會村民們如何去整合和利用在地資源,使得各種產業之間的合作更有效率。
“現在的鄉村發展強調的是一村一品,即要做出有本村特色來?!蔽槊凑f,背后支撐的東西,是社區營造,讓本地人了解本地,形成信息渠道的關聯,這是日本做得特別好的地方,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談一村一品,就能落到實處去。
他舉例說,如在日本的鄉村民宿中,經常會看見有對其他家商店的介紹,反映出本地人的社交關系,他認為正是這種緊密的社交關系,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本地資源的聯接。
日本對鄉村在地資源的運用著眼于本地風俗,各種活動和祭祀讓游客有儀式感、現場感。在做品牌的時候,以一個村整體來做品牌。一個村就是整套包含各種元素的組合體。因此,伍茂源認為在鄉村品牌的塑造方面,日本的經驗很值得借鑒。
對于國內的鄉村建設,伍茂源表示,我們的鄉村旅游很多時候在產品開發上的力度非常弱,真正能夠幫助鄉村擺脫周末經濟的方式不多,我們的鄉村要思考的是如何整合內外部資源,重新整合為產品和服務,滿足市場的需求。
03、都市圈周邊鄉村振興條件最好
在去日本前,劉彥君用了三個月時間,深入多個中國鄉村,了解這些地區如何振興發展。她認為,鄉村振興要與都市圈的建設聯系在一起。都市圈周邊的鄉村與城市的要素聯系最緊密,是各種現代資源要素聚集的地方。同時,也是大城市人們日常周末短期旅游的首選地。所以,這樣的鄉村會有很多的機會,以旅游為主的吃住行娛的發展,方便鄉村在大眾旅游的時代,挖掘自身產業特色、提升人文素質和空間再利用。
按照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楊開忠的說法,都市圈本質上就是一個日常生活意義上的城鄉一體化勞動力等地方要素和產品的統一市場。
在都市圈周邊的鄉村,最有可能將鄉村振興的五大目標全部實現。就產業振興的角度看,劉彥君認為,任何一個鄉村在基建完善后,都可以進行文化、旅游業的開發,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的一個好的突破點。
鄉村的產業,可能是文化產業或農副產品加工業,而產業振興后對于人才的回流、文化的建設、自然生態的保護等都有幫助。
“鄉村產業,過去主要是第一產業,我們通過引入文化等方式,發展了鄉村的第二和第三產業,豐富了產業結構,因此倒推了農村和農業的發展?!眲┚f。
左靖回到國內后,開始效仿大地藝術祭,舉辦具備中國鄉村特色的藝術節?!昂髞砦以谫F州等地工作期間,就試圖把大地藝術祭真正在中國落地,哪怕用‘化整為零’的方式,但是太難了?!弊缶刚f,“大地藝術祭需要動用的社會資源太多,我們根本無力做到。后來,我慢慢覺得,長岡賢明的長效設計理念更容易入手,目前我們正缺這種理念,于是我開始尋求與他的合作?!?/p>
長岡賢明是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教授,被喻為“長效設計”理念(Long-life design)的教父,其理念是通過對二手商品的再次設計,獲得新的藝術生命。
左靖認為,通過把長岡賢明的品牌D&Department引進到中國鄉村,希望學習借鑒他們在地方文化挖掘以及店鋪運營管理、產品開發等方面的系統化方法,以幫助中國的鄉村能夠在地方文化培育方面有更多的進步。
伍茂源回到箭塔村后,推出了一系列的舉措。2019年春節前,舉辦了一場“年豬祭”?!氨緛硐朕k臘肉比賽,評比村中腌制最好的臘肉,但后來發現了箭塔村有祭祀年豬的傳統,我想到在日本參加的高山祭活動,當地村民們同力協作舉辦的一場祭祀活動,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蔽槊凑f,年豬祭最終收獲了非常好的成效,會在2020年春節前再舉辦一次,希望能夠成為未來定期舉辦的民俗活動。
“從日本回來后,我很重視對箭塔村產品的研發,如對村民的農作物、手工產品進行商業開發?,F在代表箭塔村的旅游產品有20多種,對于這樣一個小村落來說,已經是很豐富的了?!蔽槊凑f。
此外,他選擇在村里面的民宿服務質量上下功夫?!拔以谌毡镜拿袼摅w驗中,感覺人與人的距離很近,比如服務員對游客的服務意識非常強,使得游客不太會去關注民宿硬件配置高低。其實我們村民都是很質樸和好客的,盡管他們的民宿不能和資本化運營的民宿相比,但我們通過引導村里面的民宿從業者,提高服務質量的方式,來提升民宿的品質?!?/p>
伍茂源說,他們教授民宿從業者如何與城里來的游客成為朋友,因為只有成了朋友,才會像自己家的客人一樣熱情接待。如今村里面的一些民宿,一些客人來了后還會主動幫忙掃地洗碗。
“我們一直在提倡城鄉互動式的鄉村振興,城市的很多問題解決根源在鄉村,鄉村的很多問題的解決根源也在城市。鄉村要做到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如何提供滿足城市需要的產品,城市居民也需要進一步了解鄉村的信息,城市居民需要知道農產品如何長出來,它真實的生產成本,才能為生產買單?!蔽槊凑f。
04、日本鄉村建設哪些經驗可復制
2019年7月,聯合國人居署發布了第二期國際可持續發展試點,成都蒲江縣明月村入選。作為明月村鄉建的主導者,陳奇從2015年開始,先后去了4次日本。
陳奇認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日本農村的整個系統較為成熟,且呈現不同的模式和樣板。
日本鄉村有哪些經驗可以復制到中國鄉村?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中,陳奇列舉了多個方面的可能性。
首先是鄉村建設需要長期性和持續性,日本的很多村莊都經過了20-30年的發展歷程,基礎設施都比較完善,產業一直在升級,做得很有耐心,有工匠精神。深入、持續、細致地推進在地的發展,才可能實現這個地方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是以人為本,關心在地人的生活狀態、生活品質。社區營造持續細致、潤物無聲,形式多樣,居民積極參與村莊公共議題。在地居民有強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生活從容,對訪客/游客友善、熱情。
再次是對生態環境高度重視,環保理念在各個細節一以貫之。
最后是非營利性組織(NPO)、高校要在鄉村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為銜接政府、在地居民、投資者、游客、媒體的紐帶與橋梁,同時提供了包括研究、實踐在內的學術性資產,對在地鄉村的發展起到比較大的促進作用。
陳奇認為,鄉村的振興是關于城市與鄉村,土地與人,自然與人,現在和未來的一次反思、鏈接、調整與擁抱,鄉村需要都市的購買來激活和發展產業,鄉村為都市提供健康豐富的食材,忙碌的都市人需要寧靜的鄉村安放和療愈忙碌的身心。
“城市與鄉村的發展應是和諧、互補、各美其美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城鎮化的過程應因地制宜地保留美麗村落的形態、文化、民俗和生活方式,這些都是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故鄉所在。同時,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實現鄉村基礎設施的城鎮化,提升村民生活品質,提升產業空間?!标惼嬲f。
值得一提的是,北川富朗主張的藝術祭,不僅是一套審美體系,也是一套價值體系,承載著人類追求新生活的向往和理想。作為一名藝術家和策展人,他關心的是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共同問題,其理念是讓藝術走下神壇,成為社會革新的工具,讓它從審美的系統變成一套推動社會進步的系統。
“從上而下還是從下而上的生發、落地?在中國要如何干?”北川富郎也沒有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在他看來,只有在干的過程中才知道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再去想解決辦法。但核心不變,類似藝術祭這樣的活動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誕生的,前提必須是因地制宜。
“在社會變革中,新的文化介入古老鄉村建設是時代使然,由藝術家、設計師先期切入,然后再帶動各種力量的共同介入,這也許是鄉村文化振興的一種值得嘗試的模式?!眲┚f。
左靖認為,中國的鄉村建設們走出去肯定是一件好事,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在鄉村建設、社區營造方面都比我們領先很多年,有非常成熟的工作方法和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但另一方面,中國鄉村建設者最終還是要面對自身的政策和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國情’和鄉土社會的現實,這些與大家對鄉村的想象以及對鄉建的理想會有很大差距?!弊缶刚f,中國的鄉建者更需要接受和理解這些差異,從現實出發,及時調整自身的心態和工作方法,堅定地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露營資訊:露營天下,讓露營更生活!最新鮮的行業資訊,最全面的跨界露營+,最有創意的露營活動,最具代表性的露營產品,最人性化的營地預定和營位預定界面,最專業的數據分析,最獨到的政策解讀...最有態度的露營行業媒體!
本站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如有內容或圖片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刪除,電話15701270912,謝謝。